拼音:注音:部首:部首笔画:3

笔画:8 笔顺:撇横折竖折捺折捺 结构:半包围结构

五笔86:TBPV 五笔98:TBPV UNICODE:U+8FE4 四角号码:38301

仓颉:YOPD GBK编码:E5C6 规范编码:3947

yǐ ㄧˇ

◎ 地势斜着延长。

◎ 〔迤逦〕曲折连绵。

◎ 延伸,向:天安门迤东(向东一带)。

详细字义

◎ 迤

(1) 迆 yí

(2) ——见“逶迤”( wēiyí)

(3) 另见 yǐ

[①][yǐ]

[《集韻》演爾切,上紙,以。]

亦作“1”。

(1)斜行。水曲折而流。

(2)斜行。地势斜着延伸。

(3)斜倚。

(4)延续。

(5)介词。向;往。

[②][yí]

[《集韻》余支切,平支,以。]

“佗4”的被通假字。亦作“2”。

见“逶迤”。

[③][tuó]

[《集韻》唐何切,平戈,定。]

亦作“3”。

见“3迤”、“3逗”。

[广 韵]:弋支切,上平5支,yí,止開三平支A以

[平水韵]:上声四纸

[粤 语]:ji4ji5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酉集下】【辵字部】 迤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1254第29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演爾切【正韻】養里切,𠀤音以。與迆同。【爾雅】註:迤邐,旁行連延也。 又【集韻】余支切【正韻】延知切,𠀤音移。委迤,自得貌。 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唐何切,音駝。逶迤,行貌。本作迱。


考證:〔【爾雅·釋訓】迤邐,旁行也。〕 謹按此爾雅釋邱註非釋訓文,謹照原文釋訓改作註,於旁行下增連延二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