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méng 注音:méng 部首:部首笔画:5

笔画:18 笔顺:竖折横横横横竖竖捺折横横撇折撇撇撇捺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HAPE 五笔98:HAPE UNICODE:U+77C7 四角号码:64032

仓颉:BUTBO GBK编码:B289 规范编码:

mēng ㄇㄥˉ

◎ 同“”。

详细字义

◎ 矇 méng

〈形〉

(1) 盲,目失明 [blind]

矇,童矇也,一曰不明也。——《说文

矇瞍奏公。——《·大雅·灵台》。传:“有眸子而无见曰矇”

目有眸无珠子曰矇。——《字林

矇瞍谓之不章。——《楚辞·怀沙》。注:“盲者也。”

(2) 又如:蒙瞽(蒙瞢,蒙叟,均指盲人);蒙聋(目不见,耳不闻);蒙瞀(目不明);蒙蒙(糊涂不明);蒙腾(模糊不清)

(3) 通“”。幼稚,暗昧不明 [ignorant;naive;uncultured]

乃今日发矇。——扬雄长杨赋》。注:“矇与蒙古字通。”

词性变化

◎ 矇 méng

〈名〉

(1) 指乐官。古代以盲人充任,故名 [blind-musician]

岂其以千乘之相,易淫乐之蒙,必无人焉故也。——《左传

(2) 又如:蒙叟(蒙瞽。指古代以盲人充任的乐官);蒙奏(盲乐师的演奏)

(3) 另见 mēng;měng

[①][méng]

[《廣韻》莫紅切,平東,明。]

“蒙4”的繁体字。

(1)盲;目失明。

(2)指乐官。古代以盲人充任,故名。

(3)昏暗。

(4)蒙昩无知。

(5)眯缝。

[广 韵]:莫紅切,上平1東,méng,通開一平東明

[平水韵]:上平一东·上声一董

[粤 语]:mung4

[闽南语]:bong5,phok8,bang5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午集中】【目字部】 矇; 康熙笔画:19; 页码:页819第29

【廣韻】【正韻】莫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謨蓬切,𠀤音蒙。【說文】童矇也。一曰不明也。【釋名】有眸子而失明,蒙蒙無所別也。【博雅】盲也。【詩·大雅】矇瞍奏公。【傳】有眸子而無見曰矇。【疏】矇卽今靑盲。【禮·仲尼燕居】昭然若發矇矣。 又【王充·論衡】人未學問曰矇。 又【徐幹·中論】見人而不自見者,謂之矇。 又【集韻】母總切,音蠓。瞈矇,目不明也。 又叶莫江切,音尨。【東方朔·七諫】終不變而死節兮,惜年齒之未央。將舫舟而下流兮,冀幸君之發矇。 通作蒙。別作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