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cǐ cī 注音:cǐ cī 部首:部首笔画:4

笔画:10 笔顺:横横竖横竖横竖横撇折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GHXN 五笔98:GHXN UNICODE:U+73BC 四角号码:12110

仓颉:MGYMP GBK编码:AB75 规范编码:6991

cī ㄘˉ

◎ 玉的疵点:玙璠之玼

详细字义

◎ 玼 cī

〈名〉

(1) 玉的斑点 [spots on jade]

玼,玉病。与疵通。——《正字通

(2) 事物的缺点 [defect;fault;shortcoming]

夫立言无显过之咎,明镜无见玼之尤。——《后汉书

(3) 另见 cǐ

[①][cǐ]

[《廣韻》雌氏切,上紙,清。]

[《廣韻》千禮切,上薺,清。]

鲜艳貌。

[②][cī]

[《廣韻》疾移切,平支,從。]

玉的斑点。引申为缺点、毛病。

[上古音]:支部清母,tsie

[广 韵]:疾移切,上平5支,cí,止開三平支A從

[平水韵]:上平四支·上声四纸

[粤 语]:ci2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午集上】【玉字部】 玼; 康熙笔画:10; 页码:页729第06

【唐韻】千禮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此禮切,𠀤音泚。【說文】玉色鮮也。引《詩》:新臺有玼。◎按《詩·邶風》今本作泚。 又【正字通】凡物之鮮盛者皆曰玼。【詩·鄘風】玼兮玼兮,其之翟也。【傳】翟衣,夫人祭服,刻繒爲翟雉形,釆畫之以爲飾。玼者,言宣姜服飾之盛,如玉色也。 又與疵通。【後漢·黃憲傳】靡不服深遠去玼吝。【註】玼音此。說文曰:鮮色也。據此文當爲疵。作玼者,古字通也。 又【集韻】此我切,音瑳。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雌氏切【集韻】淺氏切,𠀤音此。義𠀤同。 又【廣韻】疾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才支切,𠀤音疵。【廣韻】玉病。 又【集韻】玉中石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