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jū 注音:jū 部首:石 部首笔画:5
笔画:10 笔顺:横撇竖折横竖折横横横 结构:左右结构
五笔86:DEGG 五笔98:DEGG UNICODE:U+7820 四角号码:17612
仓颉:MRBM GBK编码:B35E 规范编码:7037
砠
jū ㄐㄩˉ
◎ 上面有土的石山;一说为上面有石的土山。
[①][jū]
[《廣韻》七余切,平魚,清。]
亦作“岨1”。
(1)戴土的石山。《诗·周南·卷耳》:“陟彼砠矣,我馬瘏矣。”毛传:“石山戴土曰砠。”参阅清马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》卷七五。一说为戴石的土山。
(2)见“砠”。
[②][zū]
秤锤。
[上古音]:鱼部清母,tsia
[广 韵]:七余切,上平9魚,qū,遇開三平魚清
[平水韵]:上平六鱼
[粤 语]:zeoi1zo2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午集下】【石字部】 砠; 康熙笔画:10; 页码:页828第28
【廣韻】【韻會】七餘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千余切,𠀤音疽。【說文】作岨。【爾雅·釋山】土戴石爲砠。【詩·周南】陟彼砠矣。 【韻會】詩詁云:土山戴石,行者以爲苦,故云馬瘏僕痡。毛傳:石山戴土。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