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bǎo 注音:bǎo 部首:部首笔画:3

笔画:8 笔顺:捺捺折横横竖横捺 结构:上下结构

五笔86:PGYU 五笔98:PGYU UNICODE:U+5B9D 四角号码:30103

仓颉:JMGI GBK编码:B1A6 规范编码:1274

(寳)

bǎo ㄅㄠˇ

◎ 玉器,泛指珍贵的东西:宝贝宝剑宝物宝藏( zàng )。国宝财宝珍宝( chuán )家如获至宝宝贵

◎ 帝王的印信,借指帝位:宝座登大宝(皇帝登基)。

◎ 敬辞,用于称别人的,宝地。宝刹(称呼庙字)。宝号(称呼别人的店铺)。

◎ 指金属货币:元宝

◎ 赌具的一种:开宝押宝

◎ 宝

treasure preciousness

详细字义

◎ 宝

寶 bǎo

〈名〉

(1) (形声。甲骨文字形,象房子里有贝和玉,表示家里藏有珍宝,会意。在西周金文里,又加上一个声符“”(古音与“”同)。本义:珍宝)

(2) 同本义 [treasure]

宝,珍也。——《说文

稼穑维宝。——《·大雅·桑柔》

以作尔宝。——《·大雅·崧高》

宝玉者,封圭也。——《谷梁传·定公八年》

以其宝来奔。——《国语·鲁语》。注:“玉也。”

怀其宝。——《论语

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戴朱缨宝饰之帽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

(3) 又如:珠宝;宝函(宝匣);珍宝(珠玉宝石等);宝肆(出售珍宝的店铺);宝冕(宝冠。用宝石装饰的帽子);宝钏(以金玉等制作的手镯);宝钗(首饰名。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)

(4) 珍贵的东西 [precious thing]

轻敌几丧吾宝。——《老子》。注:“身也。”

啬其大宝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先已》。注:“身也。”

正得秋而万宝成。——《庄子·庚桑楚》

不爱珍奇重宝肥饶之地。——汉· 贾谊《过秦论

(5) 又如:献宝;财宝;传家宝;文房四宝

(6) 印信符玺 [jade token]

又有“万几宸翰之宝”。——《红楼梦

(7) 又如:宝札(玺书。古代以印章封记的文书;私人书信的敬辞);宝符(朝廷用作信物的符节)

(8) 对小孩儿亲爱的称呼 [darling]。如:我的小宝

(9) 一种赌具。方形,用牛角或硬木做成,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,参加赌博的人猜测宝上所指的方向下注 [a kind of gambling device]

开宝,你们有胆子没有?—— 老舍《骆驼祥子

(10) 货币 [money]。如:通宝;元宝

(11) 姓

词性变化

◎ 宝

寳、寶 bǎo

〈动〉

(1) 珍爱,珍视 [treasure]

吾有三宝,持而宝之。——《韩非子·解老》

(2) 又如:宝身(珍惜身躯);宝重(珍惜重视);宝惜(珍惜)

(3) 珍藏 [collect]。如:宝录,宝蓄(珍藏)

◎ 宝

寳、寶 bǎo

〈形〉

(1) 珍贵的,宝贵的 [treasured]

夫物不产于秦,可宝者多。—— 李斯《谏逐客书

(2) 又如:宝刀(珍贵的战刀);宝玉(珍贵的玉);宝书(宝籍。珍贵的书籍)

(3) 贵重的;由于其美丽、稀有或硬度而在商业上具有极高价值的 [precious]。如:宝衣(贵重的衣服);宝床(贵重的坐具或卧具)

(4) 敬词 [term of respect]

(5) 敬称与帝王有关的事物。如:宝字(帝王、神仙所写的字);宝位(帝位)

(6) 敬称与佛教有关的事物。如:宝鼎(香炉);宝篆(形容香炉之烟缕缕曲折上升,状如篆文)

(7) 敬称与道教有关的事物。如:宝忏(僧道祝祷时念诵的经文);宝诀(道教修炼的秘诀)

(8) 敬称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。如:宝斋;宝舟;宝号

[①][bǎo]

[《廣韻》博抱切,上晧,幫。]

1”的今字。亦作“1”。“1”的今字。“1”的繁体字。

(1)玉石、玉器的总称。

(2)印信符玺。古代天子诸侯以圭璧为符信,泛称宝。秦始以帝后的印为玺,唐改称宝。

(3)贵重的东西。

(4)宝贵的;珍贵的;名贵的。

(5)用宝物装饰的。参见“寶勒”等。

(6)珍爱;珍视。

(7)珍藏。

(8)谓美德,善道。

(9)钱币。

(10)自身。

(11)用于称与帝王、佛教、道教等有关的事物。参见“寶仗”、“寶刹”、“寶曜”。

(12)敬辞。用于尊称对方的有关事物。

(13)旧时的一种赌具。方形,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或点数,赌博者凭猜测下注,以求进财,故称。

(14)喻指押宝的赌注。

(15)姓。东汉有宝忠。

[上古音]:幽部帮母,pu

[平水韵]:上声十九皓

[国 语]:bǎo

[粤 语]:bou2

[闽南语]:po2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寅集上】【宀字部】 寶; 康熙笔画:20; 页码:页284第08

〔古文〕寚𠋾珤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博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補抱切,𠀤音保。【說文】珍也。从宀玉貝,缶聲。【徐曰】人所保也。【廣韻】珍寶。又瑞也,符也。【易·繫辭】聖人之大寶曰位。【禮·禮運】天不愛其道,地不愛其寶。【詩·大雅】稼穡惟寶。又【書·旅獒】所寶惟賢,則邇人安。 又【增韻】符璽也,重也,貴也。【周禮·春官·天府】凡國之玉鎮,大寶器藏焉。【書·旅獒】分寶玉于伯叔之國。禮聘凡四器者,唯其所寶,以聘可也。註謂圭璋璧琮。古者天子諸侯以圭璧爲符信,至秦始有皇帝信璽,唐改曰寶。又凡錢文曰通寶。 又姓。 又叶博古切,音補。【詩·大雅】錫爾介圭,以作爾寶。叶上土。 又【𨻰琳·瑪瑙賦】帝道匪康,皇鑒元輔。顧以多福,康以碩寶。 又通作葆。【史記·魯世家】毋墜天之降葆命。【註】讀如寶。【留侯世家】見穀城下黃石,取而葆祠之。【徐廣曰】史珍寶字皆作葆。


考證:〔【書·旅獒】分寶玉于叔伯之國。〕 謹照原文叔伯改伯叔。〔【禮·聘義】圭璋璧琮,凡此四器者,唯其所寶,以聘可也。〕 謹按禮記聘義無此文,查係見儀聘義禮記中。謹據改爲禮聘凡四器者,唯其所寶,以聘可也。註謂圭璋璧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