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jīn 注音:jīn 部首:部首笔画:2

笔画:4 笔顺:撇捺捺折 结构:上下结构

五笔86:WYNB 五笔98:WYNB UNICODE:U+4ECA 四角号码:80207

仓颉:OIN GBK编码:BDF1 规范编码:0144

jīn ㄐㄧㄣˉ

◎ 现在:今天今生今世今番(这次)。古为今用今是昨非

◎ 今

modern now this today

详细字义

◎ 今 jīn

〈名〉

(1) (会意。从佶亼( jí)。本义:现在)

(2) 同本义 [the present]

今,是时也。——《说文

今,时辞也。——《苍颉篇

迨其今兮。——《·召南·摽有梅》

于今三年。——《·豳风·东山》

吾今召君矣。——《史记·汲郑传》

今行而无信,则秦未可亲也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

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。——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
今其室十无一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

今之高爵显位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

今年四月。(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,即戊戌年。四月,旧历。公历是六月。)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

(3) 又如:今朝三明朝四(指一天天地推诿、拖延);今雨(新近结交的朋友);今愁古恨(今人之愁和古人之恨);今下(现时,眼下);今夕何夕(今夜是何夜?多用作赞叹语。谓此良辰)

(4) 现代;当代。与“”相对 [modern times]

今之乐,犹古之乐也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

(5) 又如:今上(帝制时代,尊称当代在位的皇帝);今体(当代所通行的诗、文、书法等体裁。别于古体而言);今字(指当代所使用的文字。即:楷书;隶书)

(6) 通“” [gold]。如:今蝉蜕壳(金蝉脱壳。今,通“”。比喻用计谋逃脱)

(7) 姓

词性变化

◎ 今 jīn

〈副〉

即将;立刻;马上 [immediately;at once;right away]

夺项王天下者,必 沛公也,吾属今为之虏矣!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◎ 今 jīn

〈连〉

假使,如果 [if]

今有人于此。——《墨子·公输》

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,必为 鲧禹笑矣。(今,如果。)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今王鼓乐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

今括一旦为将。—— 汉· 刘向《列女传

今若断斯织。

◎ 今 jīn

〈代〉

这,此 [this]。如:今次(这次);今遭(这一回);今早(今朝;今天)

[①][jīn]

[《廣韻》居吟切,平侵,見。]

(1)现在。

(2)指今日,即当天。

(3)现代;当代。与“”相对。

(4)即,将。

(5)指示代词。这,此。

(6)句首语气助词。犹言夫。

(7)假设连词。犹言若。多用于由一件事联系推说到当前的另一件事。《礼记·曾子问》:“下殤土周葬于園,遂輿機而往,塗邇故也。今墓遠,則其葬也如之何?”王引之《经传释词》卷五:“今墓遠,若墓遠也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此無他,與民同樂也;今王與百姓同樂,則王矣。”汉王充《论衡·感虚》:“湯之致旱以過乎?是不與天地同德也;今不以過致旱乎,自責禱謝,亦無益也。”一说,仍为本义。参阅杨树达《词诠》卷四。

(8)通“”。

[上古音]:侵部見母,k?m

[广 韵]:居吟切,下平21侵,jīn,深開三平侵B見

[平水韵]:下平十二侵

[唐 音]:*gyim,gyim

[国 语]:jīn

[粤 语]:gam1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今; 康熙笔画:4; 页码:页91第18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居吟切,音金。【說文】是時也。【廣韻】對古之稱。【詩·召南】迨其今兮。【毛傳】今,急辭也。【朱傳】今,今日也。不待吉也。 又【圓覺經】無起無滅,無去來今。【註】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。又【韻補】叶居靑切,音京。【詩·周頌】有椒其馨,胡考之寧。匪且有且,匪今斯今。 又叶居良切,音姜。【易林】庭爎夜明,追古傷今。陽弱不制,隂雄坐房。 从亼𠃌會意。𠃌,古文及字。巳往爲古,逮及爲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