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dùn 注音:dùn 部首:部首笔画:4

笔画:16 笔顺:捺撇撇捺捺横竖折横折竖横撇横撇捺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OYBT 五笔98:OYBT UNICODE:U+71C9 四角号码:98840

仓颉:FYDK GBK编码:9FF5 规范编码:

dùn ㄉㄨㄣˋ

◎ 同“”。

[①][tún]

[《廣韻》徒渾切,平魂,定。]

[《廣韻》他昆切,平魂,透。]

火光。

[②][dùn]

(1)一种烹饪方法。加水用文火煮烂。

(2)隔水加热。

(3)烧(水)。

[③][tūn]

[《廣韻》他昆切,平魂,透。]

通“1”。

暖。

[④][dūn]

见“燉4煌”。

[广 韵]:他昆切,上平23魂,tūn,臻合一平魂透

[平水韵]:上平十三元

[粤 语]:dan6deon6

[闽南语]:tun7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巳集中】【火字部】 燉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682第15

【玉篇】徒昆切【集韻】徒渾切【正韻】徒孫切,𠀤音屯。【玉篇】火盛貌。【廣韻】火色。 又燉煌,郡名。【漢書】作敦煌。煌大也。詳前煌字註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他昆切,音暾。義同。 又與焞通。◎按周禮春官菙氏疏,引士喪禮,楚焞作楚燉。釋文云:燉,吐敦反。又徒敦反。又在悶反。又祖悶反。一音純本反。一音祖舘反。是燉焞通也。互詳前焞字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