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é ě wù wū 注音:é ě wù wū 部首:部首笔画:4

笔画:10 笔顺:横竖竖捺撇横捺折捺捺 结构:上下结构

五笔86:GOGN 五笔98:GONU UNICODE:U+6076 四角号码:10331

仓颉:MCP GBK编码:B6F1 规范编码:1829

è ㄜˋ

◎ 不好: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

◎ 凶狠:恶霸恶棍险恶凶恶

◎ 犯罪的事,极坏的行为:恶贯满盈

(噁)

ě ㄜˇ

◎ 〔恶心〕要呕吐的感觉;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。

◎ (噁)

◎ 恶

badness evil ferocity vice

详细字义

◎ 恶

(1) 惡、噁 ě

(2) 另见 è;wū;wù

词性变化

◎ 恶

惡 è

〈形〉

(1) 丑陋 [ugly]

五曰恶。——《·洪范》。传:“丑陋也。”

人莫知其子之恶。——《礼记·大学》

恶者美之充也。——《管子·枢言》

今子美而我恶。——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

鬼侯有子而好,故入之于 纣, 纣以为恶。——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昔贾大夫恶,取妻而美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

(2) 又如:恶丈夫(丑陋汉子);恶女(容貌丑陋之女)

(3) 粗劣 [coarse]。如:恶食(粗劣的食物);恶衣(粗劣的衣服);恶札(柮劣的书札。多指书法不善,字迹欠佳)

(4) 坏;不好 [bad]

廉君宣恶言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恶衣恶食,陋车驽马。——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

岁恶不入。——贾谊论积贮疏

(5) 又如:恶宾(不受欢迎的客人。即恶客);恶逆(不善,不顺)

(6) 凶暴;凶猛 [fierce]。如:恶狞(凶恶狰狞);恶茶白赖(恶叉白赖。凶恶刁钻,无理取闹);恶赖富丽(无理贪求富有豪华。恶赖:无理取闹,耍无赖)

(7) 污秽;肮脏 [dirty]

色恶不食,臭恶不食。——《论语·乡党》

立厩中仆马之间,恶气袭衣裾,即饥寒毒热不可忍,不去也。——明· 宗臣《报刘一丈书

(8) 又如:恶路(恶露。妇女产后由阴道排出的液体);恶水(泔水);恶水缸儿(泔脚水缸)

(9) 令人难堪 [discomfiting]。如:恶戏(恶作剧);恶剧(恶作剧);恶谑(令人难堪的嘲弄)

(10) 恶毒 [venomous]。如:恶歆歆(凶狠恶毒的样子);恶支沙(恶支杀。恶狠狠地,十分凶恶的样子);恶势煞(凶恶的样子)

(11) 庸俗 [vulgar]。如:恶辞(庸俗之词);恶谈(庸俗不堪的话);恶字(不堪入目的字眼)

(12) 贫瘠 [(of land) barren]

田虽薄恶,收可亩十石。——《齐民要术·耕田》

(13) 又如:恶郡(贫瘠荒远的州郡);恶处(贫瘠的地方)

◎ 恶

惡 è

〈动〉

害;伤害或损害 [harm]。如:恶说(说话触犯);恶讪(得罪);恶事(做坏事);恶款(作恶犯法的条款);恶尽人(把人都得罪了)

◎ 恶

惡 è

〈副〉

(1) 甚;很 [very] 表示程度。如:恶烦(非常烦恼)

(2) 另见 ě;wū;wù

基本词义

◎ 恶

惡 wū

〈代〉

表示疑问,相当于“”、“怎么” [what]

恶,安也。——《广韵

恶识宗?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

弃父之命,恶用子矣!——《左传·桓公十六年》

彼恶知之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恶能无纪。——明· 袁宏道《满井游记

[①][è]

[《廣韻》烏各切,入鐸,影。]

亦作“1”。亦作“1”。“1”的繁体字。

(1)罪过;罪恶。

(2)凶暴;凶险。

(3)威猛;猛烈。

(4)恶人,坏人。

(5)古人指不正之气。如邪恶鬼祟之类。

(6)丑陋;憔悴。

(7)粗劣;不好。

(8)污秽肮脏之物。特指粪便。

(9)腐败;凋谢。

(10)副词。表程度,相当于“”、“”。

[②][wù]

[《廣韻》烏路切,去暮,影。]

2”的今字。亦作“2”。亦作“2”。“2”的繁体字。

(1)讨厌,憎恨。

(2)诽谤;中伤。

(3)畏惧。

(4)得罪;冒犯。

(5)忌讳。

[③][wū]

[《廣韻》哀都切,平模,影。]

亦作“3”。亦作“3”。“3”的繁体字。

(1)疑问代词。相当于“”、“”、“怎麽”。

(2)叹词。

[④][ě]

亦作“僫4”。亦作“悪4”。“恶4”的繁体字。

见“惡4心”。

[⑤][hū]

[《集韻》荒胡切,平模,曉。]

亦作“僫5”。亦作“悪5”。“恶5”的繁体字。

见“惡5池”。

[⑥][yà]

通“1”。亦作“僫6”。亦作“悪6”。“恶6”的繁体字。

次。

[上古音]:铎部闕母,ak

[平水韵]:上平七虞·去声七遇·入声十药

[国 语]:è,wù,wū

[粤 语]:ngok3ok3wu1wu3

[闽南语]:a3,oD3,oh4,ok4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 惡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386第16

〔古文〕亞【唐韻】烏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遏鄂切【正韻】遏各切,𠀤音堊。【廣韻】不善也。从心亞聲。【通論】有心而惡謂之惡,無心而惡謂之過。 又醜陋也。【書·洪範】六極,五曰惡。【傳】醜陋也。【五行傳】貌不恭之罰也。 又瑕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築氏】敝盡而無惡。【註】雖至敝盡,無瑕惡也。 又粗也。【史記·項羽本紀】以惡食食項王使者。謂粗飯也。 又年凶曰歲惡。 又器物不良曰苦惡。 又糞穢也。【前漢·昌邑王傳】如是靑蠅惡矣。【師古曰】惡卽矢也。越王句踐爲吳王嘗惡。 又多所不可曰性惡。【後漢·華陀傳】爲人性惡難得意。 又【廣韻】烏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烏故切,𠀤汙去聲。憎也,疾也。【左傳·隱三年】周鄭交惡。【註】兩相疾惡也。 又忌也。【禮·王制】奉諱惡。【註】奉謂進也,諱謂先生之名,惡謂子卯忌日,謂奉進於王,以所諱所惡也。 又恥也。【孟子】羞惡之心。 又【廣韻】哀都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汪胡切【韻會】汪烏切,𠀤音汙。安也,何也。【論語】惡乎成名。【孟子】居惡在。 又歎辭。【孟子】惡,是何言也。 又與滹同。【禮·禮器】晉人將有事于河,必先有事于惡池。【古今字考】惡同滹,池同沱,卽滹沱河也。 古但作亞,加心作惡。加言作䛩,𠀤轉註。因各轉聲成亞,惡,䛩三文。【集韻】䛩卽惡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