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liǎng 注音:liǎng 部首:部首笔画:1

笔画:8 笔顺:横竖折竖撇捺撇捺 结构:独体结构

五笔86:GMHY 五笔98:GMHY UNICODE:U+5169 四角号码:10227

仓颉:MLBO GBK编码:83C9 规范编码:

liǎng ㄌㄧㄤˇ

◎ 见“”。

[①][liǎng]

[《廣韻》良奬切,上養,來。]

亦作“1”。“1”的繁体字。

(1)数词。二。常用于成对的人或事物以及同时出现的双方。

(2)表示不定数,多与'一'或'三'前后连用,义为少量。

(3)两个人或两件事物。

(4)指对立的两面或两个极端。

(5)指联系、协调双方的人或事物。

(6)加倍;翻一番。

(7)两次;两度。

(8)同时兼具两方面。

(9)等同;比并。

(10)犹言分散不统一。

(11)整治,修饰。

(12)重量单位。古制二十四铢为一两,十六两为一斤。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.05千克,十钱一两,十两一斤。

(13)量词。用于鞋、袜等成对使用的衣物。

(14)量词。用于两股相交的物品。

(15)量词。犹匹。用于帛、锦。每两四丈。

(16)古代军队编制单位。二十五人为一两。

(17)通“”。

[②][liàng]

[《廣韻》力讓切,去漾,來。]

亦作“2”。“2”的繁体字。“1”的古字。

(1)量词。用于车辆。

(2)借指车。

(3)容纳一辆车。

[上古音]:阳部来母,liang

[广 韵]:良?切,上36養,liǎng,宕開三上陽來

[平水韵]:上声二十二养·去声二十三漾

[唐 音]:liɑ?ng,liɑ?ng

[国 语]:liǎng,liàng

[粤 语]:loeng5

[闽南语]:liang2,liong2,niu2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子集下】【入字部】 兩; 康熙笔画:8; 页码:页126第13

〔古文〕㒳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良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里養切,𠀤良上聲。【說文】再也。【易·繫辭】兼三才而兩之。又【玉篇】匹耦也。【周禮·天官·大宰之職】以九兩繫邦國之民。【註】兩猶耦也,所以協耦萬民,聯繫不散,有九事也。又【韻會】匹也。【左傳·閔二年】重錦三十兩。【註】三十匹也。又車數曰兩。【後漢·吳祐傳】載之兼兩。【註】車有兩輪,故稱兩。又【玉篇】二十四銖爲兩。又【雞林類事】四十曰麻兩。又【史記·平準書】更鑄四銖錢,其文爲半兩。又【南史·齊和帝紀】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,名曰假兩。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力讓切【正韻】力仗切,𠀤良去聲【詩·召南】百兩御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