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ǎi yǐ 注音:ǎi yǐ 部首:部首笔画:2

笔画:7 笔顺:撇竖折捺竖折横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WCKG 五笔98:WCKG UNICODE:U+4F41 四角号码:23260

仓颉:OIR GBK编码:81CC 规范编码:6620

yǐ ㄧˇ

◎ 〔佁然〕静止的样子,如“佁佁不动”。

◎ 痴痴呆呆。

详细字义

◎ 佁 ǎi

〈形〉

(1) 痴呆的样子 [foolish]

佁,痴貌。从人,台声。——《说文

佁,痴也。——《广韵

(2) 危险 [dangerous]

复守其母,没身不佁。——《马王堆汉墓帛书

(3) 静止 [still]。如:佁然

[①][yǐ][ǎi]

[《廣韻》羊己切,上止,以。]

[《廣韻》夷在切,上海,以。]

(1)痴呆貌。

(2)引申为静止貌。参见“佁然”。

[②][chì][tài]

[《廣韻》丑吏切,去志,徹。]

[《集韻》他代切,去代,透。]

见“2儗”。

[③][sì]

[《集韻》象齒切,上止,邪。]

(1)至,致使。参见“3蹷”。

(2)深思

[广 韵]:羊己切,上6止,yǐ,止開三上之以

[国 语]:ǎi,yǐ,chì,sì

[粤 语]:ji4ji5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佁; 康熙笔画:7; 页码:页97第16

【廣韻】羊已切【集韻】養里切,𠀤音以。固滯貌。張楫曰:不前也。 又【集韻】夷在切。【說文】癡貌。讀若騃。 又【呂氏春秋】佁蹶之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