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qī 注音:qī 部首:木 部首笔画:4
笔画:14 笔顺:横竖撇捺竖折竖横竖折横捺撇横 结构:左右结构
五笔86:SMGU 五笔98:SMGU UNICODE:U+69BF 四角号码:42918
仓颉:DUMT GBK编码:9881 规范编码:
榿
qī ㄑㄧˉ
◎ 见“桤”。
[①][qī]
[《字彙》牽奚切]
“桤1”的繁体字。
落叶乔木。叶长椭圆形。柔荑花序,果穗椭圆形,下垂。
[广 韵]:去奇切,上平5支,qī,止開三平支B溪
[平水韵]:上平四支
[国 语]:qī
[粤 语]:hei1kei1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榿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545第15
【韻會】丘其切,音𢽽。木名。【益部方物記】民家樹榿,不三年,材可倍常,疾種移取,里人以爲利。【杜甫·覓榿木栽詩】飽聞榿樹三年大,爲致溪邊十畝隂。【王安石·榿木詩】濯錦江邊木有榿,野園封植佇華滋。地偏幸免桓魋伐,歲晚還同庾信移。 又【正字通】苦駭切,音楷。又【齊東野語】榿字,五來切,音獃。義𠀤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