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ān 注音:ān 部首:广 部首笔画:3

笔画:11 笔顺:捺横撇横撇捺竖折横横折 结构:半包围结构

五笔86:YDJN 五笔98:ODJN UNICODE:U+5EB5 四角号码:00216

仓颉:IKLU GBK编码:E2D6 规范编码:2380

ān ㄢˉ

◎ 圆形草屋(文人的书斋亦多称“”,如“老学庵”,“影梅庵”)。

◎ 小庙(指尼姑居住的):庵堂(尼姑庵)。庵子

◎ 庵

hut nunnery

详细字义

◎ 庵 ān

〈名〉

(1) (闇的俗字作庵或菴)

(2) 圆顶草屋 [small thatched hut]

草圆屋谓之庵。——《释名·释宫室》

庵,舍也。——《广雅

亲人菴庐。——《后汉书·皇甫规传》

居河之湄,结划为庵。——《神仙传·焦先传》。

(3) 又如:庵舍(设在墓旁的草屋);庵庐(草舍)

(4) 尼姑的住所 [nunnery]

一定另外或村庄或尼庵寻个下处。——《红楼梦》。

(5) 又如:水月庵;庵堂(尼姑庵)

(6) 庙宇 [temple]

既登峰头,一庵翼然,为文殊院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》。

(7) 又如:庵舍(小寺庙)

(8) 旧时文人多用作字号或书斋名 [study]。如:老学庵;影梅庵

[①][ān]

[《廣韻》烏含切,平覃,影。]

[《廣韻》烏合切,入合,影。]

亦作“2”。亦作“广2”。同“1”。亦作“1”。

(1)圆顶草屋。

(2)旧时文人多用以作字号或书斋名。

(3)寺院。多指尼姑所居。

[②][yǎn]

通“1”。

忽然。

[广 韵]:烏含切,下平22覃,ān,咸開一平覃影

[平水韵]:下平十三覃

[国 语]:ān

[粤 语]:am1

[闽南语]:am1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寅集下】【广字部】 庵; 康熙笔画:11; 页码:页347第16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烏含切,音諳。【玉篇】舍也,𢉨也。【廣韻】小草舍也。【集韻】圜屋爲庵。 又【集韻】或作菴。【後漢·皇甫規傳】親入菴廬巡視。【通典】周武帝攻高齊,兵去之後,齊人謂栢菴爲帳幙,不疑兵退,是則結草木爲廬,皆曰菴。 又【廣韻】烏合切【集韻】遏合切,𠀤諳入聲。【廣韻】低也。 又【集韻】豕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