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zhì 注音:zhì 部首:部首笔画:7

笔画:22 笔顺:竖折横竖横竖横撇撇横竖撇撇横竖竖折横横横撇捺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KHRM 五笔98:KHRM UNICODE:U+8E93 四角号码:62186

仓颉:RMHLC GBK编码:DC57 规范编码:

zhì ㄓˋ

◎ 见“”。

[①][zhì]

[《廣韻》陟利切,去至,知。]

1”的繁体字。

(1)跌倒,绊倒。

(2)谓事情不顺利,处于困境。

(3)文辞晦涩,不畅达。

(4)低劣;疲困。

(5)通“”。古代腰斩用具的垫座。

[②][zhī]

[《集韻》張尼切,平脂,知。]

同“1”。“2”的繁体字

[广 韵]:陟利切,去6至,zhì,止開三去脂B知

[平水韵]:去声四寘·入声四质

[粤 语]:zi3

[闽南语]:chit4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酉集中】【足字部】 躓; 康熙笔画:22; 页码:页1235第38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陟利切,音致。【說文】跲也。詩曰:載躓其尾。○按今《詩·豳風》𩂗作疐。【左傳·宣十五年】杜回躓而顚。 又【廣韻】蹋也。 又【集韻】職日切,音質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張尼切,音胝。䟡或作躓。【趙岐·孟子註】禹稷騈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