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yǔ 注音:yǔ 部首:亻 部首笔画:2
笔画:13 笔顺:撇竖横竖折横竖折横竖折横折 结构:左右结构
五笔86:WAKK 五笔98:WAKK UNICODE:U+50B4 四角号码:21216
仓颉:OSRR GBK编码:82F8 规范编码:
傴
yǔ ㄩˇ
◎ 见“伛”。
[①][yǔ]
[《廣韻》於武切,上麌,影。]
“伛1”的繁体字。
(1)曲背;弯腰。
(2)指弯曲。
(3)迂曲,迂阔。
(4)通“嫗”。爱抚;抚育。参见“傴拊”。
(5)通“區”。疆域。参见“傴宇”。
[广 韵]:於武切,上9麌,yǔ,遇合三上虞影
[平水韵]:上声七麌
[唐 音]:qio?
[国 语]:yǔ
[粤 语]:jyu2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傴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114第24
【唐韻】於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委羽切,𠀤於上聲。【說文】僂也。【左傳·昭七年】一命而僂,再命而傴,三命而俯,循牆而走。【禮·喪服制】傴者不袒。【註】袒露膊傴者可憎,故不露。【淮南子·齊俗訓】傴者,使之塗。【註】傴人塗地,因其俛也。 俗讀若偶,別作𤹪,𠀤非。